1941年8月,希特勒集结了40个师,配备6000门火炮和超过1000架飞机,发起了对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的猛烈攻击。面对德军的疯狂进攻,列宁格勒的军民们展开了顽强的抵抗,令德军每迈出一步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8月中旬的一天,几架德国战机飞越列宁格勒上空,向城内撒下了数万张传单,随后迅速撤离。苏联红军捡起传单细看,上面印有一张照片:一个穿着红军大衣、胡须未剃的男子,正站在一群德军士兵中间,和一名德国军官交谈。照片下方用俄语写着:“这是雅科夫·朱加什维里,斯大林的长子,第44坦克师第14榴弹炮团榴弹炮连连长,于7月16日在维捷布斯克附近与数千名官兵一同投降成为俘虏。你们也应效仿斯大林之子,选择投降吧!”
展开剩余90%苏联方面通过辨认确认,照片中的确是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约瑟福维奇·朱加什维利。雅科夫是斯大林与其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的儿子,生于1907年3月19日。雅科夫出生时,斯大林正因政治原因被沙俄政府关押在巴库的监狱,未能及时见到刚出生的儿子。
令人痛惜的是,雅科夫不到八个月大时,母亲叶卡捷琳娜因伤寒病去世,留下他孤苦伶仃。自此,叶卡捷琳娜的妹妹亚历山德拉承担起抚养雅科夫的责任,直到1921年苏联革命胜利后,雅科夫才被父亲接到莫斯科。
由于从小未能与父亲相伴,雅科夫和斯大林的关系并不亲密,但他与继母阿利卢耶娃以及同父异母的妹妹斯韦特兰娜和弟弟瓦西里相处得还算融洽。尽管从小跟随姨妈在格鲁吉亚乡村长大,雅科夫很快展现出非凡的学习才能。
在学校里,他成绩优异,屡次名列前茅。加入学校国际象棋队后,他的棋艺突飞猛进,频频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并夺得多个冠军。此外,他还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前锋,常常在比赛中上演“帽子戏法”,因此赢得了众多女同学的喜爱。
1930年,雅科夫考入铁路运输工程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吉尔汽车制造厂工作。1937年,在父亲的建议下,他进入炮兵学院指挥系深造。在学习期间,他结识了芭蕾舞演员尤丽娅·梅尔策,并与她结婚,育有一女加林娜。
然而,斯大林对儿媳尤丽娅并不喜欢。传言说斯大林反对是因为尤丽娅有犹太血统,这使他坚决反对儿子的婚事。当雅科夫坚持不改,斯大林甚至对他大发雷霆。尽管亲子关系并不紧密,斯大林依然对雅科夫寄予厚望。
这或许与斯大林的成长经历有关。斯大林的父亲是个酒鬼鞋匠,不关心斯大林,反而希望他继承家业,做一名出色的鞋匠。但斯大林对这生活毫无兴趣,父子间频频争吵。成为苏联领导人后,斯大林希望儿子能继承他的意志,因此让雅科夫入伍,成为红军炮兵部队基层军官。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调动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分三路猛烈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战争第二天,雅科夫即以榴弹炮连连长身份奔赴前线,甚至未能与父亲当面告别,只能通过电话简短报备。斯大林理解儿子的决心,电话中对他说:“去吧,好好打仗!”
出发前往战场的途中,雅科夫给妻子尤丽娅寄去一张明信片:“亲爱的尤丽娅,好好照顾加尔卡和你自己,告诉她爸爸雅沙一切都好。等有机会,我会写更长的信。别担心我,永远爱你的雅沙。”
遗憾的是,尤丽娅始终未收到丈夫后来寄出的信。一个月后,雅科夫所在部队在维捷布斯克遭德军重兵包围,数十万官兵牺牲,7万多人被俘,其中就包括雅科夫本人。
雅科夫被俘的过程极为曲折。据传师长瓦西里耶夫上校曾命令团长撤退时务必带上雅科夫,但部队突破包围时,雅科夫却失踪了。团政委戈罗霍夫带人返回寻找,找到了与雅科夫同行的战士拉普里泽。拉普里泽称见雅科夫已冲出包围,但在混乱中失散,以为雅科夫领先自己一路前进,直到遇见回寻找雅科夫的戈罗霍夫才得知他不见了。
雅科夫失踪,在战场混乱环境中并不罕见。红军多次搜寻,始终未果。最终结论只有两个:雅科夫或已牺牲,或被德军俘虏。不幸的是,后者成为事实。
战后缴获的德军中央集团军司令部书记员笔记显示,雅科夫被捕后与其他战俘一同送往德国集中营。德军曾准备处决他,却被一名认识雅科夫的红军战俘喊住:“不能杀他,他是斯大林的儿子!”
得知此消息,德军异常兴奋,立即将雅科夫送到中央集团军司令博克元帅的指挥部审讯。面对德军,雅科夫表现出极大勇气,称自己是在突围时被炸弹震晕才被俘,如果清醒时绝不会被俘,会选择自杀。
审讯官卢格将军问他:“你觉得做俘虏可耻吗?”雅科夫冷冷答道:“是的!”卢格又问:“你认为苏军还有翻盘希望吗?”雅科夫露出轻蔑的笑容:“战争还远未结束,你们永远也攻不下莫斯科!”
不久后,雅科夫被秘密送往柏林,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亲自审问。尽管威逼利诱,雅科夫始终拒绝合作,激怒戈培尔后被关进纽伦堡集中营。
战后,一名与雅科夫同囚的苏军大尉回忆:敌人曾用蘸红油漆的刷子将“苏联”二字刷满雅科夫全身,难友们无不为之泪下。但雅科夫却坚强地说:“让他们刷吧,苏联是我的祖国!”
雅科夫告诉难友,他从未对德国人发表投降声明,若再也无法见到祖国,请转告父亲斯大林,他未曾背叛,德国的宣传纯属谎言。之后,他被转移至恶名昭彰的萨克森豪森集中营,那里的条件极其恶劣,几乎无人能活着离开。
德军自信地认为:“离开萨克森豪森只有变成灰尘,从火葬场的烟囱飘出。”尽管如此,雅科夫始终不屈。德国人为了动摇苏联士气,造谣称雅科夫主动投降,还说尤丽娅曾给他写信催促投降,伪造亲笔劝降传单和他与德军军官亲密交谈的照片,散布于苏联战场,引发不少人动摇。
这些花招自然难逃斯大林法眼。为显示对德国的坚决斗争,斯大林公开宣布雅科夫是叛徒,并将儿媳尤丽娅逮捕关押入狱。另有说法称此举实际上是出于保护,防止敌对势力暗害尤丽娅。
2003年9月11日,美国助理国防部长杰宁斯将部分美军缴获德军档案移交给雅科夫的女儿加林娜,其中详细记载了雅科夫的死亡经过。1943年4月14日傍晚,雅科夫趁守卫不备试图逃跑,遭发现后被德军连开数枪,身中15弹当场牺牲。
一位集中营幸存者回忆,雅科夫时常感到绝望,精神萎靡,拒绝进食。斯大林曾在广播中称“战俘就是祖国叛徒”,集中营也播报这话,对雅科夫打击极大。
事实上,雅科夫误解了父亲。俘虏后,莫斯科方面成立了特别行动队,成员经过跳伞、射击、搏击训练,成功空降德国,准备营救雅科夫,但因情报显示他已被转移,行动未能成功。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德军曾试图通过红十字会交换雅科夫以换回保卢斯元帅,但斯大林断然拒绝:“我绝不会用士兵交换元帅!”
1977年10月2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颁布命令,授予雅科夫一级卫国战争勋章,以表彰他在战场和集中营的英勇表现。雅科夫的名字被刻在捷尔任斯基军事学院卫国战争牺牲学员纪念碑上,上面铭文写道:“朱加什
发布于:天津市九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